首页 > 技术文章 > PEI修饰银纳米颗粒的核心组成与结构特征

PEI修饰银纳米颗粒的核心组成与结构特征

2025-08-21 [29]
PEI(聚乙烯亚胺)修饰的银纳米颗粒是一类兼具银纳米颗粒固有特性与 PEI 功能化优势的复合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催化、抗菌等领域应用广泛。

一、核心组成与结构特征

  • 银纳米颗粒(AgNPs):作为核心,具有纳米尺度(通常 1-100nm)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抗菌性、光学特性(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 PEI 修饰层:PEI 是一种线性或支化的阳离子聚合物,分子链上富含大量氨基(伯胺、仲胺、叔胺),通过静电作用、配位键或共价键结合在 AgNPs 表面,形成稳定的包覆层。

    • 支化 PEI(如分子量 25kDa)因氨基密度高,修饰后纳米颗粒表面带强正电荷(Zeta 电位通常 + 30~+60mV),是常用的修饰形式。

二、关键特性与优势

  1. 稳定性增强
    • 未修饰的 AgNPs 易因表面能高而团聚,PEI 的包覆可通过空间位阻和静电排斥(正电荷相互排斥)显著提高其在水相、缓冲液或生物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延长保存时间。

    • 氨基可与银表面形成配位键,减少 AgNPs 的氧化和银离子泄露(避免过度毒性或性能衰减)。

  2. 生物相容性与功能性调控
    • PEI 的正电荷使其能与带负电的生物分子(如 DNA、RNA、细胞膜)高效结合,赋予材料生物黏附性转运能力(如作为基因递送载体)。

    • 可通过调节 PEI 分子量或表面修饰(如 PEG 化)降低其细胞毒性(高分子量 PEI 单独使用时细胞毒性较强,与 AgNPs 复合后可通过优化比例平衡功能与毒性)。

  3. 多功能集成
    • 保留 AgNPs 的抗菌活性:银离子(Ag⁺)可破坏细菌细胞膜、抑制酶活性,PEI 的正电荷也能增强对细菌的吸附,协同提升抗菌效果。

    • 赋予材料反应活性:PEI 的氨基可进一步偶联靶向分子(如抗体、肽)、荧光探针或药物分子,实现靶向递送、成像或联合治疗。

三、典型制备方法

PEI 修饰 AgNPs 的制备通常采用 “一步法" 或 “后修饰法",核心是利用 PEI 的还原性(氨基可还原 Ag⁺)和包覆性:


  1. 一步还原法(常用):
    • 将 AgNO₃溶液与 PEI 溶液混合,PEI 同时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如 60-80℃),Ag⁺被 PEI 的氨基还原为 Ag⁰,同时 PEI 分子吸附在生成的 AgNPs 表面,形成修饰层。

    • 通过调节 Ag⁺与 PEI 的比例、反应温度、时间,可控制 AgNPs 的粒径(如 5-50nm)和分散性。

  2. 后修饰法
    • 先制备未修饰的 AgNPs(如用柠檬酸钠还原),再将其与 PEI 溶液混合,通过静电作用(AgNPs 表面通常带负电,与 PEI 的正电荷结合)实现包覆。

    • 优势是可灵活选择 AgNPs 的初始尺寸和 PEI 类型,但需注意避免团聚。


关于我们:

陕西星贝爱科生物科技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物、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近红外荧光染料,聚苯乙烯微球,上转换纳米发光颗粒,MRI核磁造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相关产品:

CTAB修饰银纳米颗粒

PEI修饰银纳米颗粒

高单分散银纳米颗粒

银纳米棒

二氧化硅包覆银纳米颗粒

中孔介孔二氧化硅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

链霉亲和素(SA)修饰二氧化硅微球

氨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羧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100nm

氨基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羧基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树枝状氨基大孔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