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链霉亲和素(SA)修饰二氧化硅微球的特性
2025-8-22
22
链霉亲和素(SA)修饰二氧化硅微球是一种将链霉亲和素固定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的功能化材料,它结合了链霉亲和素与二氧化硅微球的特性,在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特性高亲和性与特异性: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能够形成极其稳定的非共价结合,结合常数较高(Kd≈10⁻¹⁵M),这使得SA修饰的二氧化硅微球能在低浓度目标分子下实现高灵敏度检测。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二氧化硅作为基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在生物环境中保持稳定,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化学稳定性:...
-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描述
2025-8-22
20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MesoporousSilicaNanorods,MSNRs)是一种具有棒状形貌和介孔结构(孔径2-50纳米)的纳米材料,其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高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一、结构特性:功能化的物理化学基础介孔结构孔径均匀且可调(2-50纳米),孔道排列有序,提供高比表面积(500-1000m²/g)和孔体积,增强物质吸附与负载能力。例如,其孔道可高效负载药物分子(如阿霉素载药量达20-30wt%),或作为催化剂载体提升反应活性。棒状形貌相比球状结构,棒...
-
中孔介孔二氧化硅的介绍
2025-8-22
20
中孔介孔二氧化硅是一类具有特殊孔道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其孔径大小通常在2到50纳米之间,且孔道排列有序、大小均匀。以下是对中孔介孔二氧化硅的详细介绍:一、结构特性高比表面积:中孔介孔二氧化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有利于物质的吸附和扩散。孔径可调:其孔径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或改变反应条件来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孔道有序:中孔介孔二氧化硅的孔道排列有序,能够提供稳定的物理化学环境。二、制备方法模板法:利用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作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合...
-
二氧化硅包覆银纳米颗粒的描述
2025-8-22
23
二氧化硅包覆银纳米颗粒(Silica-CoatedSilverNanoparticles,简称Ag@SiO₂NPs)是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材料,以银纳米颗粒为核心,外层包覆二氧化硅(SiO₂)壳层。这种结构结合了银纳米颗粒的优异光学、电学、抗菌等性能,以及二氧化硅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可修饰性,在生物医学、催化、光学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一、结构与形貌特征核层(银纳米颗粒):核心为球形或其他形貌(如棒状、立方状)的银纳米颗粒,尺寸通常为5-100nm,其表面等离子体...
-
银纳米棒的介绍
2025-8-22
20
银纳米棒是一种具有特殊一维结构(长径比大于1)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其直径通常在纳米尺度(1-100纳米),长度可达微米级。一、制备方法银纳米棒的合成技术多样,常见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反应温度:80-180℃(高温促进各向异性生长);保护剂浓度:PVP浓度影响棒体直径,高浓度可抑制侧向生长;还原剂滴加速度:缓慢滴加(如2mL/min)可优化结晶过程;pH值:调节至8.2(氨水选择性吸附特性可提升长径比)。原理:以硝酸银为银源,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柠檬酸钠等保护剂作用下,通...
-
高单分散银纳米颗粒的关键应用领域
2025-8-21
29
一、核心定义与特性高单分散银纳米颗粒指粒径分布高度集中(通常在5-200nm范围内)、分散性优异的银纳米材料。其核心特性包括:粒径均匀性:粒径偏差可控制在±3nm以内,确保性能一致性。分散稳定性:通过表面电荷调制(如负电荷)或空间位阻效应(如PVP包覆),可长期保持均匀分散,避免团聚。表面可修饰性:高比表面积和高负载量支持与生物分子、聚合物等结合,拓展功能化应用。光学特性: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SPR)效应使其在可见光区(400-420nm)表现出强吸收和散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