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荧光修饰的PBAT微球的描述
2025-9-15
22
绿色荧光修饰的PBAT微球是一种结合了PBAT材料生物可降解性与绿色荧光特性的功能化微球。一、材料特性PBAT材料: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是一种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自然环境中,PBAT能够被微生物分解,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友好,有助于缓解“白色污染”。绿色荧光特性:绿色荧光修饰的PBAT微球在特定波长光的激发下能够发出绿色荧光,便于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设备进行检测和分析。二、制备工艺绿色荧光修饰的PBAT微球... -
PHB微球,聚羟基丁酸酯微球的描述
2025-9-15
25
聚羟基丁酸酯(PHB)微球,它是一种由微生物合成的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微球。以下是其相关介绍:结构与性质:PHB是由3-羟基丁酸组成的线性聚酯,其分子结构规整,具有良好的结晶性。PHB微球通常呈球形或类球形,粒径大小可根据制备方法和条件进行调控,如通过水/油/水多重乳液法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01-102μm的PHB基微球,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04μm的PHB载药微球。PHB微球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降解产物为3-羟基丁酸,可被生物体代谢利... -
链霉亲和素修饰荧光微球200nm的介绍
2025-9-15
24
链霉亲和素修饰荧光微球200nm是一种结合了链霉亲和素高亲和力与荧光微球光学特性的功能化纳米材料,直径为200纳米,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分子检测及纳米生物工程领域。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一、基本原理与结构链霉亲和素:一种由四个相同亚基组成的蛋白质,与生物素(Biotin)的结合亲和力较高(解离常数Kd≈10⁻¹⁵M),形成自然界较强的非共价键系统之一。这种相互作用具有高度特异性,可确保目标分子的精准捕获,减少非特异性结合。荧光微球:通常采用聚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作为基质,内... -
蛋白G磁珠的描述
2025-9-15
25
结构与组成蛋白G磁珠通常由直径为1-3μm的超顺磁性微球和重组蛋白G组成。微球作为载体,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能够与蛋白G稳定共价结合。蛋白G是C型或G型链球菌表达的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其重组形式保留了与免疫球蛋白Fc段结合的功能域。工作原理蛋白G磁珠对多种物种的IgG亚类具有高亲和力,如人、兔、小鼠、大鼠和羊等的IgG。它能特异性地与免疫球蛋白的Fc区结合,从而实现对抗体的捕获和分离。在免疫沉淀、免疫共沉淀等实验中,蛋白G磁珠可以与抗体结合,进而捕获与抗体相互作用的抗原或其他蛋... -
蛋白A磁珠的介绍
2025-9-15
20
蛋白A磁珠是一种基于蛋白A与免疫球蛋白Fc段特异性结合原理设计的磁性微粒,广泛应用于抗体纯化、免疫沉淀(IP)、共免疫沉淀(Co-IP)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以下是对蛋白A磁珠的详细介绍:一、基本原理蛋白A磁珠的核心成分是重组蛋白A,它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多数哺乳动物IgG的Fc端(如小鼠、人、兔、猪、犬和猫等)。每个蛋白A分子可结合多个IgG分子(通常为5个),从而实现对抗体的高效捕获和纯化。磁珠本身具有超顺磁性,在外磁场作用下可快速分离,撤去磁场后易于分散,便于实验... -
二氧化钛磁珠1um的描述
2025-9-14
40
二氧化钛磁珠1um是一种以二氧化钛(TiO₂)为主要功能层、粒径约为1微米的磁性微球,在蛋白质组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以下是详细介绍:结构与组成:通常以超顺磁性纳米颗粒为核心,如四氧化三铁(Fe₃O₄),表面包覆一层二氧化钛(TiO₂)壳层。部分产品还可能在二氧化钛壳层外有二氧化硅壳层,以保护磁成分,使其能在更剧烈的化学环境中使用。产品类型:常见有薄壳层和厚壳层两种类型。薄壳层二氧化钛磁珠平均尺寸为1.2±0.2μm,表面呈现纳米级粗糙度岛状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