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银纳米棒的介绍

银纳米棒的介绍

2025-08-22 [20]

银纳米棒是一种具有特殊一维结构(长径比大于1)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其直径通常在纳米尺度(1-100纳米),长度可达微米级。

一、制备方法

银纳米棒的合成技术多样,常见方法包括:

  1. 化学还原法

    • 反应温度:80-180℃(高温促进各向异性生长);

    • 保护剂浓度:PVP浓度影响棒体直径,高浓度可抑制侧向生长;

    • 还原剂滴加速度:缓慢滴加(如2 mL/min)可优化结晶过程;

    • pH值:调节至8.2(氨水选择性吸附特性可提升长径比)。

    • 原理:以硝酸银为银源,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柠檬酸钠等保护剂作用下,通过抗坏血酸或硼氢化na等还原剂将银离子还原为金属银,并控制晶体生长方向形成棒状结构。

    • 优化条件

    • 产物特性:通过离心纯化后,可获得长度90-150纳米、直径30-50纳米的均匀银纳米棒。

  2. 光化学还原法

    • 原理:利用光辐射激发银离子还原反应,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波长和光强调控纳米棒形貌。

    • 挑战:光辐射剂量波动可能导致产率不稳定,且合成装置复杂。

  3. 溶剂热法

    • 原理:在高温高压有机溶剂中,通过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定向诱导银离子还原为棒状结构。

    • 优势:可合成高长径比银纳米棒(如直径100纳米、长度5-10微米)。

二、物理特性

  1. 光学性质

    • 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SPR):银纳米棒在可见光区表现出强烈的SPR效应,其吸收峰位置随长径比变化而移动(如吸收峰740nm、808nm、850nm的银纳米棒溶液呈现不同颜色)。

    • 核壳结构增强效应:银包金纳米棒(Ag@Au Nanorods)结合了银的强电磁局域化效应和金的生物相容性,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中信号增强达倍。

  2. 电学性质

    • 高导电性:银纳米棒的导电性能优于传统银粉,可用于制备高导电性复合材料(如导电胶、电磁屏蔽材料)。

    • 长径比优势:相较于银纳米线,银纳米棒长径比小、刚性大,不易团聚,有利于在复合材料中均匀分散。

  3. 化学稳定性

    • 表面修饰:通过CTAB、PEG或PEI修饰可提升银纳米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减少纳米结构下的腐蚀风险。

三、应用领域

  1. 催化领域

    • 光催化:Ag@TiO₂(B)层状核壳结构纳米线对罗丹明B(RhB)的降解效率显著,且具有持久抗菌性能。

    • 有机反应催化:银纳米棒与金复合后,可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高效进行(如金在氧化反应中活性强,银在还原反应中表现优异)。

  2. 生物医学

    • 抗菌材料:银纳米棒通过释放银离子破坏细菌细胞膜,对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具有高效杀灭作用。

    • 生物成像:利用其SPR效应,银纳米棒可用于暗场成像和细胞毒性研究。

    • 药物递送:金外壳修饰的银纳米棒(如Ag@Au Nanorods)可作为靶向载体,实现药物精准释放。

  3. 传感器与检测

    • SERS基底:银纳米棒阵列可增强拉曼信号,用于检测痕量分子(如罗丹明6G探针分子检测限达 M)。

    • 化学传感:通过监测SPR峰位移,可实时检测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或有机污染物。


关于我们:

陕西星贝爱科生物科技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物、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近红外荧光染料,聚苯乙烯微球,上转换纳米发光颗粒,MRI核磁造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相关产品:

薄层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颗粒

金纳米立方体

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棒

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颗粒

水溶性金纳米颗粒5nm

油溶性金纳米颗粒10nm

链霉亲和素(SA)修饰金纳米颗粒150nm

PEG修饰金纳米颗粒

CTAB修饰金纳米颗粒

PEI修饰金纳米颗粒50nm

水溶性金纳米棒(吸收峰610-1850nm)可选

油溶性金纳米棒(吸收峰610-1850nm)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