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BSA@Au纳米颗粒,牛血清白蛋白包覆金纳米颗粒的介绍

BSA@Au纳米颗粒,牛血清白蛋白包覆金纳米颗粒的介绍

2025-09-12 [11]

BSA@Au纳米颗粒是由牛血清白蛋白(BSA)与金纳米颗粒(AuNPs)结合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结构与性能特点

  1. Janus结构
    BSA@Au纳米颗粒属于Janus纳米材料,即两种或多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组分整合于同一结构中。BSA提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金纳米颗粒赋予其特殊的光学性质(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二者协同作用,实现多功能化。

  2. 高比表面积与负载能力
    纳米级尺寸(通常粒径为5-100nm)使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可高效负载药物、基因或其他生物分子,适用于靶向递送系统。

  3. 表面功能化潜力
    BSA表面富含氨基、羧基等活性基团,易于通过化学修饰引入靶向配体(如抗体、多肽)、荧光标记物或环境响应基团,进一步拓展其应用场景。

二、制备方法

  1. 化学还原法

    • 原理:以氯金酸(HAuCl₄)为原料,利用BSA上的赖氨酸、组氨酸与金离子的配位作用,结合酪氨酸和硼氢化na的还原性,在碱性条件(pH>10)下形成金纳米簇(BSA@AuNCs)。

  2. 超声波辅助包覆法

    • 步骤:将金纳米粒子水溶液与BSA按质量比1:(1-5)混合,超声波振荡处理,同时缓慢滴加有机溶剂(如乙醇),继续振荡后制得BSA包覆的金纳米颗粒。

三、核心应用领域

  1. 生物医学成像

    • 细胞成像:BSA@Au纳米颗粒可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细胞多彩成像。

  2. 药物递送与治疗

    • 靶向递送:BSA@Au纳米颗粒可负载化疗药物(如替拉扎明TPZ),通过表面修饰靶向配体(如透明质酸HA),实现肿瘤组织的特异性富集,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性。

  3. 传感器与检测

    • 光学传感器:利用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BSA@Au纳米颗粒可用于检测金属离子、生物分子或环境污染物,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 电化学传感器:结合BSA的生物识别能力和金纳米颗粒的导电性,可构建高灵敏度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疾病标志物检测。

关于我们:

陕西星贝爱科生物科技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物、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近红外荧光染料,聚苯乙烯微球,上转换纳米发光颗粒,MRI核磁造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相关产品:

金纳米线

金纳米花

金纳米簇

柠檬酸钠修饰金纳米棒

银包金复合纳米颗粒

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颗粒

银纳米立方(CTAC包覆)

银纳米线

水溶性银纳米颗粒20nm

油溶性银纳米颗粒

PEG修饰银纳米颗粒

链霉亲和素(SA)修饰银纳米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