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N-十四烷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的作用机理

N-十四烷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的作用机理

2025-07-03 [4]

N-十四烷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C14-HSL)的作用机理主要基于其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功能,具体如下:

一、群体感应系统的核心机制

  1. 信号分子合成
    C14-HSL属于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类化合物,由细菌体内的LuxI家族酰基转移酶催化合成。其分子结构由高丝氨酸内酯环和十四烷酰基侧链(C14)组成,侧链长度和取代基类型(如3-氧代、3-羟基)直接影响信号特异性。

  2. 浓度阈值激活
    当细菌密度达到阈值时,胞外C14-HSL浓度积累至10⁻⁶ M以上,穿透细胞膜与胞内LuxR型转录因子结合,形成二聚体复合物。

  3. 基因表达调控
    C14-HSL-LuxR复合物结合至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特定DNA序列(如lux盒),激活或抑制相关基因表达。例如:

    • 铜绿假单胞菌中,C14-HSL类似物3-氧代-C12-HSL通过Las系统调控胞外多糖合成酶algD表达,促进生物膜基质分泌。

    • 牙龈卟啉单胞菌中,C14-HSL增强蛋白酶活性,改变菌群比例。

二、生物学功能的调控作用

  1. 生物膜形成
    C14-HSL在生物膜发育中起双重作用:

    • 早期阶段:通过Las系统诱导胞外DNA释放,促进细菌黏附。

    • 成熟阶段:与短链AHLs(如C4-HSL)协同调控多糖合成,增强生物膜结构稳定性。

  2. 毒力因子分泌
    C14-HSL激活铜绿假单胞菌的绿脓菌素、弹性蛋白酶等毒力基因表达,增强细菌致病性。

  3. 种内通讯与种间竞争

    • 菌群协调:牙龈卟啉单胞菌利用C14-HSL改变橙色复合体细菌比例,优化共生环境。

    • 抗真菌防御:部分细菌通过C14-HSL抑制真菌孢子萌发,争夺生态位。

  4. 环境适应响应

    • 低温调节:不动杆菌在15℃下通过C14-HSL动态调整生物膜厚度,维持代谢活性。

    • 渗透压适应:高盐环境(>5% NaCl)抑制C14-HSL分泌,减少能量消耗。

三、跨物种信号交互机制

  1. 真核生物反制调控

    • 植物防御:拟南芥通过SA信号通路响应C14-HSL,诱导抗病基因PR1表达,增强对丁香假单胞菌的抵抗力。

    • 动物免疫:哺乳动物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对氧磷酶1(PON1),降解C14-HSL以钝化细菌QS信号。

  2. 藻类共生调控

    • 脂质积累:C14-HSL促进小球藻与衣藻混合培养系统中脂质合成,可能通过上调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实现。

关于我们:

陕西星贝爱科生物科技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物、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近红外荧光染料,聚苯乙烯微球,上转换纳米发光颗粒,MRI核磁造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

温馨提示:供应产品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相关产品:

DSPC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816-94-4

DSPA-NA 二硬脂酰磷脂酸(钠盐),108321-18-2

DSPE-MPEG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147867-65-0

二油酰基磷脂酰丝氨酸(钠盐)(DOPS-NA),90693-88-2

二油酰基卵磷脂(DOPC),4235-95-4

二油酰磷脂酸(钠盐)(DOPA-NA),108392-02-5

二油酰磷脂酸(钠盐)(DOPA-Na),108392-02-5

1,2-二油酰-SN-甘油基-3-磷酸-RAC-甘油钠盐DOPG(钠盐),67254-28-8

二植酰磷脂酰胆碱(DPhPC),207131-40-6

二棕榈酰基卵磷脂(DPPC)63-89-8

二棕榈酰磷脂酸(钠盐)(DPPA-NA),169051-60-9

双十八烷二烯酰磷脂酰胆碱(DODPC),9572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