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详细介绍一下17:0 Lyso PC的制备过程。


17:0 Lyso PC 的制备过程详解
一、化学合成法:区域选择性酯化路线
化学合成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实现甘油骨架的 sn-1 位 特异性酰化,是制备高纯度 17:0 Lyso PC 的核心方法。以下为典型工艺:
络合反应阶段
原料:甘油磷酸胆碱(GPC)、二烷基氧化锡(如二甲基氧化锡)、有机溶剂(碳原子数 1-4 的醇,如甲醇)。
反应条件:
温度:50-80℃
时间:0.5-8 小时
摩尔比:GPC : 二烷基氧化锡 = 1 : (1-2)
作用:二烷基氧化锡与 GPC 的磷酸基团络合,形成中间体,为后续酰化反应提供定向反应位点。
酰化反应阶段
原料:络合反应中间体、十七烷酰氯(C17:0 脂肪酸酰氯)、缚酸剂(如三乙胺)。
反应条件:
温度:20-60℃
时间:0.5-12 小时
比例:GPC 质量 : 脂肪酰氯体积 = 5g : (2.5-9.8)ml
作用:十七烷酰氯在缚酸剂催化下,特异性攻击甘油骨架的 sn-1 位 羟基,形成酯键。
后处理与纯化
猝灭与过滤:反应完成后加水猝灭,过滤去除未反应的催化剂和副产物。
萃取:用碳原子数 6-10 的烷烃(如正己烷)萃取滤液,收集萃余相(含目标产物)。
减压浓缩:去除萃取剂,得到粗品。
重结晶:以碳原子数 2-4 的醇(如乙醇)为溶剂,通过控制温度梯度(起始温度 45-75℃,析晶温度 0-30℃,降温速率 0.05-5℃/min)实现高纯度结晶。
纯度:最终产品纯度 >99%,但可能含少量 2-Lyso PC 异构体(TLC 检测 ≤10%)。
二、酶解法:磷脂酶 A1/A2 水解路线
酶解法通过特异性水解磷脂酰胆碱(PC)的酯键制备 Lyso PC,但受限于原料纯度和反应条件:
原料准备
使用含 C17:0 脂肪酸的天然磷脂混合物(如大豆磷脂)或化学合成 PC(17:0/18:1) 作为底物。
酶解反应
酶选择:磷脂酶 A1(水解 sn-1 位)或 A2(水解 sn-2 位)。
反应条件:
温度:30-50℃
pH:7.0-9.0
时间:4-24 小时
作用:酶特异性水解 PC 的酯键,生成 Lyso PC 和游离脂肪酸。
纯化挑战
原料复杂性:天然磷脂为混合物,酶解后需通过色谱法(如硅胶柱层析)分离目标产物。
异构体控制:酶解可能同时生成 1-Lyso PC 和 2-Lyso PC,需优化酶种类和反应条件以减少副产物。
三、方法对比与工业化应用
方法 | 优势 | 劣势 | 工业化潜力 |
---|---|---|---|
化学合成法 | 纯度高(>99%)、收率高、条件温和 | 路线较长、需多步纯化 | 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
酶解法 | 条件温和、环境友好 | 原料纯度低、异构体多、成本高 | 低(受限于酶价格和原料) |
四、关键控制点
区域选择性:化学合成中,二烷基氧化锡的络合作用是实现 sn-1 位特异性酰化的关键。
纯度控制:重结晶工艺的温度梯度和溶剂选择直接影响最终纯度。
稳定性:产品需在 -20℃ 下避光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导致降解。
关于我们:
陕西星贝爱科生物科技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物、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近红外荧光染料,聚苯乙烯微球,上转换纳米发光颗粒,MRI核磁造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同系列:
POPG-NA1-棕榈酰-2-油酰磷脂酰甘油(Na盐),268550-95-4
POPE 1-棕榈酰-2-油酰-sn-甘油-3-磷脂酰乙醇胺,26662-94-2
(顺反)-1,2-二油烷氧基-3-(三甲铵基)丙烷氯盐(顺反DOTMA-CI ),104872-42-6(顺反式混合物)
1,2-二花生酰磷脂酰胆碱DAraPC,61596-53-0
1,2-二硬脂酰-rac-甘油-3-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308805-39-2
1,2-二油酰基-3-棕榈酰基-rac-甘油,65390-75-2
1,2-二丁酰基-SN-甘油-3-磷酰胆碱,3355-26-8
18:1 DGS 1,2-二油酰基-SN-甘油-3-琥珀酸,127640-49-7
DOctPA(Na) 1,2-双辛酰-sn-甘油-3-磷酸单钠盐,321883-54-9
1,2-二豆蔻酰-sn-甘油醇,60562-16-5
DLinPC 1,2-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99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