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ialyllactose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6’-Sialyllactose(6'-唾液酸乳糖)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酶催化反应与微生物发酵),以下是具体介绍:
化学合成法
原理:以唾液酸和乳糖为起始原料,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通过糖苷键的形成反应合成6’-Sialyllactose。
过程:通常涉及保护基策略,以逐步构建糖苷键。这种方法需要高纯度的唾液酸和乳糖原料,且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可能涉及强酸、强碱等条件,但收率可能较低且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生物合成法
酶催化反应
原理:利用特定的糖基转移酶(如α2,6-唾液酸转移酶)将唾液酸转移到乳糖上,形成6’-Sialyllactose。
过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糖基转移酶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如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使宿主细胞能够表达并分泌这些酶。然后,在含有乳糖和唾液酸的培养基中培养这些宿主细胞,通过酶催化反应合成6’-Sialyllactose。
微生物发酵
原理: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能够从头合成6’-Sialyllactose的微生物细胞工厂。
过程:例如,有研究通过改造枯草芽孢杆菌,引入来源于脑膜炎奈瑟菌的NeuC、NeuB、NeuA以及来源于发光杆菌属希帕菌JT-ISH-224的α2,6-唾液酸转移酶,成功构建了6’-Sialyllactose的从头合成途径。通过微调启动子强度、敲除竞争抑制途径基因以及对前体合成基因拷贝数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6’-Sialyllactose的产量。
关于我们:
陕西星贝爱科生物科技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物、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近红外荧光染料,聚苯乙烯微球,上转换纳米发光颗粒,MRI核磁造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相关产品:
UDP-6-Biotinyl-GalNAc
UDP-2-Biotinyl-GalNAc
CMP-Neu5Az
CMP-C9-Azido-Sialic Acid
CMP-C5-alkynyl-Sialic Acid
148407-07-2,UDP-galacturonic acid,UDP-GalA
98300-80-2,CMP-N-glycolylneuraminic acid,CMP-Neu5Gc
1955-26-6 ,UDP-L-Rhamn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