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氧化亚铜(Cu2O)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氧化亚铜(Cu2O)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2025-11-02 [15]

氧化亚铜(Cu₂O)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多样,可根据需求选择物理法、化学法或生物法,具体如下:

一、物理法

  • 真空蒸发法:将铜片放入真空蒸发器中,加热至蒸发温度,使铜原子蒸发并氧化为氧化亚铜纳米粒子。通过控制蒸发温度和蒸发速率,可以调控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形貌。

  • 溅射法:利用高能离子轰击铜靶,使铜原子溅射出来并在基底上沉积形成氧化亚铜纳米颗粒。

  • 激光脉冲法:通过激光脉冲瞬间高温使铜材料蒸发,随后在冷却过程中形成氧化亚铜纳米颗粒。

二、化学法

  • 湿化学还原法

    • 步骤:以硫酸铜(CuSO₄)或氯化铜(CuCl₂)为铜源,抗坏血酸、葡萄糖或亚硫酸钠为还原剂,加入碱性调节剂(如氢氧化钠)控制pH至8~10,在50~80℃下反应1~3小时,离心或过滤收集沉淀物,洗涤干燥后得到红色氧化亚铜粉末。

  • 电化学沉积法

    • 步骤:以硫酸铜和乳酸钠混合溶液为电解液,pH调节至9~11,采用铂或石墨作为阳极,铜片或不锈钢作为阴极,在室温至60℃下施加恒定电流(如1~5 mA/cm²)进行电解,反应时间根据厚度需求调整(通常1~3小时),阴极表面沉积的氧化亚铜薄膜或颗粒经刮取或超声剥离后洗涤干燥。

  • 固相热分解法

    • 步骤:以碱式碳酸铜(Cu₂(OH)₂CO₃)或草酸铜(CuC₂O₄)为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如氮气)或弱还原气氛(如氢气与氮气混合气)下加热至300~500℃,保温1~2小时,冷却后得到红色氧化亚铜粉末,过筛分级后即可包装。

  • 溶剂热法

    • 步骤:将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在120~180℃下反应6~12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收集产物,用有机溶剂洗涤去除残留有机物,真空干燥后获得纳米颗粒。

  • 多元醇法

    • 步骤:以硝酸铜、醋酸铜或乙酰丙酮铜为铜源,在不同多元醇(如乙二醇、二乙二醇等)中加热反应,通过改变铜源种类、多元醇种类及反应时间,可制备出立方体、球状、空心球、核壳结构等不同形貌的氧化亚铜纳米颗粒。

三、生物法

  • 微生物法:利用某些具有还原能力的微生物(如某些细菌或酵母),将铜离子还原为铜原子,并同时氧化为氧化亚铜纳米粒子。通过调控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纳米粒子粒径和形貌的调控。

关于我们:

陕西星贝爱科生物科技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物、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近红外荧光染料,聚苯乙烯微球,上转换纳米发光颗粒,MRI核磁造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相关产品:

二氧化锰纳米片

二氧化锰纳米颗粒

氧化镁纳米颗粒

氧化锌纳米颗粒

中空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

透明质酸纳米颗粒

白蛋白纳米颗粒

硒化铁纳米棒

硒纳米颗粒

中空介孔碳纳米球

碳纳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