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油溶性金纳米颗粒10nm的描述
    2025-8-13 163
    一、基础特性物理形态颜色:10nm粒径的油溶性金纳米颗粒在溶液中呈现酒红色,这是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典型表现。随着粒径增大,颜色会逐渐过渡至深红、紫红甚至蓝色。粒径分布:严格控制在10±2nm范围内,确保光学性质与催化活性的均一性。化学组成核心材料:高纯度金(Au),纯度≥99.9%。表面修饰:通过巯基(-SH)配体(如十二烷基硫醇)进行油溶性改性,使其在非极性溶剂中稳定分散。分散溶剂默认溶剂:二甲苯(分析纯)。可选溶剂:氯仿、甲苯、环己烷、N,N-二甲基甲...

  • 水溶性金纳米颗粒5nm的解析
    2025-8-13 195
    一、基础特性物理形态粒径:平均直径5纳米,属于超小纳米粒子范畴,具有显著尺寸依赖性量子效应。颜色:水溶液呈现橙红色,随粒径增大可渐变为酒红、紫红等,源于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结构:面心立方金属金原子核心,表面原子因低配位数而活性增强,通常通过柠檬酸、聚乙烯醇等稳定剂修饰以防止团聚。化学性质表面电荷:带负电荷,可通过功能化修饰(如引入氨基、羧基等)调控电荷性质。分散性:在水溶液中稳定分散,高比表面积(单位质量表面积大)和高负载量(可吸附大量分子)支持高效功能化。稳...

  • 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颗粒的技术
    2025-8-13 148
    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颗粒:结构、性能与多领域应用解析一、结构特性:核壳设计与多孔功能的协同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颗粒(AuNP@mSiO₂)是一种通过溶胶-凝胶法或微乳液法合成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其核心为金纳米颗粒(AuNP),表面均匀包裹一层介孔二氧化硅(mSiO₂),形成直径20-100nm的球形或棒状结构,硅层厚度可调(5-50nm)。介孔二氧化硅的孔道结构规则排列,孔径2-50nm,比表面积达500-1000m²/g,为功能化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制备关键步骤:金纳...

  • 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棒的描述
    2025-8-13 122
    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棒:结构、性能与多领域应用解析一、结构与制备:精密调控的核壳设计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棒(AuNR@mSiO₂)是一种通过溶胶-凝胶法或微乳液法合成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其核心为金纳米棒(AuNR),表面均匀包裹一层介孔二氧化硅(mSiO₂),形成直径20-100nm、长度50-300nm的棒状结构,硅层厚度可调(10-50nm)。制备关键步骤:金纳米棒合成: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通过种子生长法调控金纳米棒的长径比(通常3-5),获得纵...

  • 金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
    2025-8-12 129
    金纳米立方体(GoldNanocubes)是一种具有特殊立方体形状的金纳米颗粒,在光学、催化、生物医学和电子学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以下是对金纳米立方体的详细介绍:一、特性特殊的光学性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金纳米立方体的SPR效应与其形状密切相关。立方体结构导致其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表现出强烈的吸收和散射特性,且吸收峰位置可通过调节尺寸和形貌进行调控。各向异性光学响应:与球形金纳米颗粒相比,立方体结构在特定方向上具有更强的电磁场增强效应,适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薄层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颗粒的特性
    2025-8-12 141
    薄层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以下从其特性、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一、特性光学性质:金纳米颗粒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能展现出特定的吸收和散射光谱。二氧化硅包覆后,其光学性质会发生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吸收和发射光谱,且可能产生新的光学效应,增强局部电磁场。稳定性:二氧化硅包覆层可以提高金纳米颗粒的稳定性,防止其在溶液中团聚或被氧化,使其在更广泛的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此外,二氧化硅的化学惰性不影响金纳米颗粒原有内核...

共 1979 条记录,当前 18 / 330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