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D-核酮糖(D-Ribulose)的相关描述

D-核酮糖(D-Ribulose)的相关描述

2025-09-13 [6]

D-核酮糖(D-Ribulose)是一种五碳酮糖,化学式为C₅H₁₀O₅,属于戊酮糖家族,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一、物理化学性质

  • 外观:糖浆状,也有描述为固体/粉末。

  • 密度:1.5 g/cm³。

  • 沸点:469.1℃。

  • 闪点:251.6℃。

  • 折射率:1.545。

  • 蒸汽压:0.0 mmHg(25℃)。

  • 比旋光度:D²⁴ -15°(c = 0.5 in water)。

  • 储存条件:需在2-8℃条件下冷藏保存。

结构式:

D-核酮糖(D-Ribulose)的相关描述

二、化学结构与异构体

  • 结构特点:D-核酮糖的分子中第二位碳为酮基(C=O),其余为羟基(-OH)。

  • 异构体:D-核酮糖是L-核酮糖的对映体,主要以D-形式存在。它也是D-核糖的酮式异构体,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异构化,生成D-阿拉伯糖或D-木糖。

三、生物代谢与功能

  • 磷酸戊糖途径(PPP):D-核酮糖是PPP的关键中间产物,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生物合成。在PPP中,D-核酮糖可转化为D-木酮糖-5-磷酸或D-核糖-5-磷酸,为细胞提供核糖-5-磷酸(用于核苷酸合成)和NADPH(用于生物合成和抗氧化)。

  • 光合作用: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中,D-核酮糖由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催化生成,参与CO₂的固定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 糖异生途径:D-核酮糖还可通过糖异生途径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

四、制备方法

  • 化学合成法

    • 以D-阿拉伯糖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如氢氧化钙催化)发生Lobry de Bruyn–Van Ekenstein重排,生成D-核酮糖。

    • 也可通过1,3-二羟基丙酮和羟乙醛等原料进行化学合成。

  • 生物转化法

    • 利用D-核糖异构酶将D-核糖转化为D-核酮糖。

    • 利用微生物或酶催化木糖、木糖醇等底物转化为D-核酮糖。

    • 固定化酶催化法:通过扩增、发酵生产D-核酮糖代谢途径中所需的系列酶,对酶进行纯化和固定,再加入起始原料合成D-核酮糖。

关于我们:

陕西星贝爱科生物科技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物、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近红外荧光染料,聚苯乙烯微球,上转换纳米发光颗粒,MRI核磁造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相关产品:

UDP-2-alkynyl-GlcNAc


UDP-2-carbonyl-GlcNAc


UDP-6-Biotinyl-GlcNAc


UDP-2-Biotinyl-GlcNAc


UDP-6-N3-GalNAc


UDP-2-alkynyl-GalNAc


UDP-6-Biotinyl-GalN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