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素修饰玻片(Biotin-Modified Glass Slide)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生物素分子共价连接到玻片表面,使其具备生物素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如与链霉亲和素、亲和素等高亲和力结合),从而在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实现靶向固定、检测或分析等功能。以下从原理、方法、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修饰原理
表面活化
玻片(通常为普通载玻片或盖玻片)表面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₂),需通过化学处理使其表面带上活性官能团(如氨基 [-NH₂]、羧基 [-COOH]、醛基 [-CHO] 等),为生物素连接提供结合位点。
例如:利用硅烷化试剂(如 APTES,3 -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使玻片表面氨基化,形成 “-SiO₂-APTES-NH₂" 结构。
生物素偶联
通过官能团的化学反应将生物素分子固定到玻片表面:
氨基 - 羧基偶联:若玻片表面为氨基,可利用碳二亚胺活化法(EDC/NHS)将生物素的羧基活化,与氨基形成酰胺键。
巯基 - 马来酰亚胺偶联:若玻片表面修饰巯基(-SH),可通过马来酰亚胺基团与生物素衍生物(如 Biotin-PEG-Mal)的巯基反应形成稳定连接。
醛基 - 氨基偶联:玻片表面醛基与生物素氨基通过席夫碱反应连接(需进一步还原稳定)。
二、应用场景
生物分子固定与检测
核酸杂交:固定生物素标记的 DNA/RNA 探针,用于原位杂交(FISH)检测靶基因。
蛋白质芯片:将生物素标记的抗体或蛋白质固定在玻片上,通过链霉亲和素 - 酶 / 荧光标记实现信号放大,用于 ELISA 或蛋白质互作分析。
细胞捕获:固定生物素化的细胞黏附分子(如纤连蛋白),靶向捕获特定细胞(如癌细胞)。
免疫分析与诊断
在免疫组化中,通过生物素 - 亲和素系统(BAS)放大信号:生物素标记二抗结合靶抗原,再通过亲和素 - 酶复合物催化显色,提高检测灵敏度。
纳米技术与生物传感器
修饰生物素的玻片可作为基底,结合亲和素修饰的纳米颗粒(如金纳米粒、量子点),构建生物传感器或纳米器件。
药物筛选与细胞研究
固定生物素化的药物分子或受体,研究细胞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或筛选特异性结合的配体。
三、注意事项
表面均匀性
清洗不全或硅烷化不全会导致生物素修饰不均匀,影响实验重复性。建议通过接触角测量或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验证表面官能团密度。
生物素活性保持
避免剧烈反应条件(如强酸、强碱)破坏生物素结构,反应温度通常控制在室温或 4℃。
生物素标记分子需现配现用,避免长时间储存导致活性下降。
非特异性吸附控制
封闭步骤至关重要,可使用 BSA、酪蛋白或 PEG 等阻断剂减少背景信号。
实验中设置阴性对照(如未修饰生物素的玻片),排除非特异性结合。
储存与稳定性
修饰后的玻片需干燥、避光保存,避免潮湿导致生物素脱落或官能团水解。
关于我们:
陕西星贝爱科生物科技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物、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近红外荧光染料,聚苯乙烯微球,上转换纳米发光颗粒,MRI核磁造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
温馨提示:供应产品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相关产品:
巯基修饰的ITO玻片
醛基修饰的ITO玻片
链霉亲和素修饰的ITO玻片
叠氮修饰的ITO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