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336185-20-7,FM 2-10 是一种亲脂性苯乙烯染料类膜电位荧光探针,主要用于检测细胞膜电位变化,尤其在神经科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化学本质与基本性质
化学名称:N-(3-三乙铵丙基)-4-(4-(二乙氨基)苯乙烯基)吡啶二溴盐
分子量:555.43 g/mol
外观:固体
溶解性:
溶于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如DMSO),便于配制工作液。
储存条件:
短期:4℃密封避光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长期:-20℃以下冰冻、干燥、避光保存(需分装小份,减少解冻次数)。
结构式:
荧光特性与工作原理
荧光行为:
水溶液中基本无荧光,插入细胞膜后发射强荧光(橙红色至黄色)。
荧光强度随细胞膜电位变化而改变,可实时反映电位动态。
作用机制: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探针分子聚集在细胞膜上,受膜电位调控。
膜电位变化时,探针分子分布改变,导致荧光信号强度和分布变化。
核心应用场景
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元放电监测:通过荧光强度变化,实时追踪神经元电活动,研究突触传递过程。
囊泡循环研究:标记主动释放神经递质的神经元,观察突触囊泡的动态循环。
心血管科学研究:
心肌细胞电活动:检测心肌细胞膜电位变化,研究心律失常等机制。
免疫学研究:
免疫细胞活化:监测免疫细胞膜电位变化,揭示细胞活化和迁移过程。
实验操作要点
工作液配制:
用DMSO配制储备液(如5 mM),再用预热缓冲液(如HBSS)稀释至工作浓度(通常5-20 μM)。
细胞标记流程:
悬浮细胞:离心收集细胞,PBS洗涤后加入染料工作液,室温孵育5-30分钟,再洗涤重悬。
贴壁细胞:培养于盖玻片上,移除培养基后加入染料工作液,孵育后洗涤成像。
注意事项:
避光操作:荧光探针对光敏感,所有步骤需在避光条件下进行。
避免反复冻融:分装小份保存,减少解冻次数以维持探针稳定性。
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高灵敏度:可检测细胞膜电位微小变化(如毫伏级)。
快速响应:荧光信号变化与膜电位变化同步,适合动态监测。
稳定性好:长时间实验中性能稳定,减少实验误差。
局限性:
亲脂性限制:虽能高效结合细胞膜,但可能影响某些膜蛋白功能。
光漂白风险:长时间光照可能导致荧光信号衰减,需优化成像条件。
cas:336185-20-7,FM 2-10
关于我们:
陕西星贝爱科生物科技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物、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近红外荧光染料,聚苯乙烯微球,上转换纳米发光颗粒,MRI核磁造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
温馨提示:供应产品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相关产品:
FM 1-43,149838-22-2
FM 4-64,1239946-52-1
RH414,161433-30-3
FM 5-95,87297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