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Zinc peroxide nanoparticles,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介绍
    2025-9-13 58
    过氧化锌纳米颗粒(Zincperoxidenanoparticles)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以下是其详细介绍:基本信息成分: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锌(ZnO2),通常分散在无水乙醇等溶剂中。粒径:粒径通常在几十纳米范围内。表面修饰:常采用表面修饰技术来提高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如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修饰,PVP修饰的过氧化锌纳米粒子的Zeta电位较高,如36.17mV,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性能特点溶解性: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酸性水环境下会分解...

  • 二氧化铪纳米颗粒的描述
    2025-9-13 57
    二氧化铪纳米颗粒是一种重要的宽禁带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关于二氧化铪纳米颗粒的详细介绍:一、基本性质晶体结构:二氧化铪(HfO₂)有三种晶型结构,即四方晶型(tetragonal,T)、单斜晶型(monoclinic,M)和立方晶型(cubic,C)。常温常压下,它主要以单斜结构存在;当温度超过2000K时,会从单斜相转变为四方相。物理性质:高熔点:熔点高达2758-2920K,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高介电常数:是一种具有宽带隙和...

  • CuCo-MOF,CuCo 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的介绍
    2025-9-13 86
    CuCo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CuCo-MOF)是一类由铜(Cu)和钴(Co)两种金属中心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晶态多孔材料。这类材料结合了双金属协同效应和金属有机框架(MOF)的高比表面积、可调控孔道结构等特性,在电催化、光催化、环境修复和能源存储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材料特性双金属协同效应Cu和Co的共掺杂可优化电子结构,提升催化活性。例如:析氢反应(HER):在Cu-CAT纳米棒中引入Co后,氢吸附自由能(ΔGH*)从0.46eV降至0.14eV(...

  • 氧化亚铜(Cu2O)纳米颗粒的描述
    2025-9-12 48
    一、核心性质与基础特性物理化学性质外观与状态:深红色或棕红色结晶性粉末,相对密度6.0,熔点1235℃,在1800℃失去氧。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酸和浓氨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半导体特性:作为P型半导体,禁带宽度约2.0eV,能被可见光激发,在太阳能转换领域潜力显著。催化性能:具有多酶模拟活性(类过氧化物酶、类氧化物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可用于氧化还原反应及疾病体外诊断。结构特性晶体结构:八面立方晶系,表面光滑时晶体结构稳定,但通过调控合成条件可获得不同形貌(如立方体、...

  • Ce 掺杂锆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
    2025-9-12 56
    Ce掺杂锆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Ce-ZrMOFsNPs)的详细解析一、核心结构与性能特点基础框架构成Ce-ZrMOFsNPs以锆基金属有机框架(Zr-MOFs)为母体,通过引入铈(Ce)元素实现功能化。典型Zr-MOFs如UiO-66([Zr₆O₄(OH)₄(BDC)₆])和MOF-808([Zr₆O₈(OH)₈(BDC)₆])以Zr₆Oₓ(OH)ᵧ簇为次级结构单元(SBU),通过有机配体(如对苯二甲酸BDC)桥连形成三维网络结构。Zr⁴⁺的高电荷密度与强配位能力赋予框架...

  • 镍铂合金纳米颗粒的介绍
    2025-9-12 47
    镍铂合金纳米颗粒是由镍和铂两种金属元素组成的纳米尺度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对镍铂合金纳米颗粒的详细介绍:一、物理化学性质组成与结构:镍铂合金纳米颗粒通常具有内核镍、外壳铂的结构,镍和铂的比例可调(如1:1),粒径范围在5-100nm之间。这种结构赋予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高比表面积: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使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强与反应物的相互作用,提高催化效率。可调的化学组成:通过调整镍和铂的比例,可...

共 1979 条记录,当前 3 / 330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